六、互补合作,惠而浦控股合肥三洋
3个月停牌之后,合肥三洋于2013年8月13日发布公告,惠而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34.01亿元获得合肥三洋51%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3.34%,退居第二股东。交易完成后,三洋电机、三洋中国退出合肥三洋股份。
惠而浦控股51%
即便质疑声不小,双方的合作仍然可谓“最佳拍档”,是实现互补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绝佳机会。这是惠而浦继收购美泰克之后的又一大历史性收购案,合肥三洋也将步入全新的发展轨道。
惠而浦作为全球白电巨头,2012 年销售额180 多亿美元,早在1994 年就进入中国市场,只是国内发展路径颇为波折。惠而浦先后与雪花、水仙、蚬华等在华企业合作,接连失败后曾经一度退出中国市场。2002惠而浦宣布重返中国,产品品类扩充至洗衣机、冰箱、嵌入式厨电、空调、热水器等,截止到2013年销售规模、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比均未达到预期,与其在全球巨头地位并不相符。看好中国市场的惠而浦亟需一个优质平台,克服水土不服,实现本土化发展。
合肥三洋多年来保持高增长业绩,营业收入由2007年6.35亿元飙升到2012年的40.1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4.63%,净利润从0.68亿元增加到3.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4.89%,在家电板块表现格外亮眼。
然而,碍于“三洋”品牌授权问题,合肥三洋产品品类、公司体量一直无法做强做大。在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三洋”品牌使用期限即将到期,自有品牌帝度仍处于培育阶段,荣事达品牌4月才回归旗下,时间尚短,合肥三洋需要新的合作力量共谋发展。
正是双方互有所求、互相满足的背景下促成了此次收购。重组后惠而浦、三洋、帝度、荣事达四大品牌将同时运营,必然面临同业竞争、品牌定位问题,与此同时,核心管理层由哪方主导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惠而浦与合肥三洋签订了《避免同业竞争协议》,凡是合肥三洋已有业务,惠而浦将全部集中到合肥三洋,不再使用其他代工厂。惠而浦全球范围内实行多品牌运营,为在中国操作四大品牌积累了丰富经验。惠而浦表示,合肥三洋拥有一支富有经验、精明能干的管理团队,是延续高速发展业绩的保障,因此合肥三洋管理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保持稳定。
双方均认为,收购完成后,合肥三洋借助世界级家电巨头平台,在技术创新、产品服务、品牌运作、开拓国际市场等多个方面会上升至新高度。惠而浦利用合肥三洋本土化运作经验和渠道网络资源,强化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合肥三洋计划向惠而浦中国定增募资19.86 亿元,用于年产500 万台洗衣机变频技改项目、年产1000 万台变频电机及控制系统技改扩建项目、年产400 万台节能环保高端冰箱扩建项目、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有消息表明,惠而浦未来将以合肥为中心,打造集研发、采购、销售、生产等为一体的亚太区经营中心,以合肥三洋为平台全面开展和开拓在华业务。同时,惠而浦帮助合肥三洋加快国际化步伐,实现订单转移。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