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毛利率大幅下降 家电行业被约谈有点冤

发表时间:2011-04-14      点击量:832      来源:
 几天前,发改委价格司再次会同经贸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约谈17家行业协会,抑制涨价,家电行业赫然在列。对于家电行业被约谈并不会让人感到奇怪,在“约谈抑制涨价”和“抗通胀”成为一项全国性的集体运动,绝大多数消费品行业都难以置身事外。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家电行业被约谈“定价权一定要服从国家大局”的确有点冤。在笔者看来,家电行业不仅仅是抑制CPI和通胀的正面的力量,而且也是近两年通货膨胀的受害者之一。

    最近两年内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的通货膨胀事实上是在流动性过剩刺激和加剧下的资源输入型通货膨胀,2010年M2(广义货币量)已经达到了历史性高峰。在这样一个格局下,与家电产品相关的基础原材料过去两年内的价格几乎都呈大幅增长状态,铜、塑料粒子、板材、铝的价格,少的增长了30%,多的已经翻了一番。由此而导致了家电产品的应用、生产成本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与此同时,用工成本、运输物流成本、电力成本等等也都呈大幅上升趋势。生产、管理成本的全面上升给所有家电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营和发展压力。

    反观家电产品的价格却没有呈现出同等幅度的上涨,最起码没有成品油的价格上涨得快。甚至,放在长期内对比,许多家电产品的价格是下降的。以家用空调为例,根据艾肯家电网的统计,2009年度和2010年度工厂的出货均价都呈同比下滑状态,下降的幅度分别达到了4.88%和9.4%。最近两年内销售火热的变频空调的价格更是逐年下滑,2010年度的下滑幅度将近20%。而在同时间段内,许多基础原材料价格都出现了40%以上的增长。

    家电企业多年以来一直是备受价格战困扰,不仅仅是空调价格在长期来看是连年走低,平板电视滚筒洗衣机同样如此,许多产品至今都有大面积的价格倒挂现象。尽管2010年各家电上市公司的年报俱是飘红,但是仔细分析各类指标就不难发现,家电企业近两年规模和利润的增长,对外部机会的依赖度较高。一方面,空调、冰箱、洗衣机、小家电产品行业呈高速增长之势,市场需求高亢。据统计,2010年家用空调的需求量同比增长了44%,冰箱和洗衣机的同比增幅都在30%以上,这促进了家电企业销售规模的增长。另外一个方面,以节能惠民、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为代表的产业政策,在刺激消费市场大幅扩容的同时,也给予了企业巨额的资金补贴。

    许多上市公司2010年净利润的增长会让外界扭曲对国内家电市场的认识。虽然各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幅高的达到了200%以上,普遍都有40%左右,然后这个是建立在规模高速增长和巨额财政补贴的基础之上的。格力电器2010年净利润高达42.8亿元,但是同期内节能惠民补贴就有21.47亿元;志高控股上一年净利润为4.55亿元,而节能惠民补贴额为8.09亿元,如果没有该补贴,都有可能亏损;TCL尽管也有2.61亿元的补贴,但是其2010年的净利润却是下滑的;青岛海尔表示2010年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了394.28%,这些都直接推动了各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长。简单的经济学道理告诉我们,2010年企业实际营运过程中,规模化增长带来利润增长的边际效应是负值。 [NextPage] 各个上市公司2010年报中显示的毛利率变化反应出了通货膨胀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困扰(见表)。2010年格力电器的综合毛利率下价格了2.3个百分点,其中空调下降了2.32个百分点,而小家电也下降了1.86个百分点;美的电器也不例外,2010年报称其整体毛利率下降了5.1个百分点,其中空调及零部件业务下降了4.82个百分点,冰箱和洗衣机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下降了5.26和6.75个百分点,2010年各产品毛利率均低于2009年;青岛海尔的毛利率下降幅度也不小,冰箱的毛利率下降了4.82个百分点,而空调业务的毛利率下降了7.49个百分点,是多个白电企业在空调业务毛利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品牌。不仅仅白电企业是如此,黑电企业也是难保全身,TCL 2010年年报显示,其多媒体电子产业的毛利率在2010年下降了2.02个百分点,而其家电产业的毛利率下降幅度也很大,达到了5.81个百分点。

    如果再把时间往前追溯几年,中国各家电上市公司还真没有出现过集体性的毛利率大幅下滑的现象。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家电行业同样也是通胀环境的受害者,而且这种负面影响的力度还不小。

毛利率大幅下降 家电行业被约谈有点冤

    我国的家电行业在国内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很高,竞争也非常充分,这种惨烈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内销市场,出口市场同样也都采取激进的价格手段。也因此,多年以来,家电产业的发展一直停留在微毛利阶段,过去两年内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更是激化了这种压力和竞争程度。即便是发改委不让家电企业涨价,家电企业自己想大幅涨价也面临着多重阻力。

    雪上加霜的是,产业政策不仅仅在补贴力度上大幅缩减,而且还存在着退出的可能性。在成本上涨不见缓解而价格上涨却现压力的尴尬境地中,家电行业被约谈要谨慎涨价确实有点冤。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