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后自主权变大 不会成为“代工厂”
近些年,全球白电行业并购热潮迭起,并购已然成为企业做大做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的途径。但不少被并购方在整合中丧失了自主权,原有战略被打乱,甚至品牌被“雪藏”。不过,合肥三洋在与惠而浦的整合中不但没有失去独立性,其自主权反而有所增加。
金友华表示,“它(惠而浦)把我们最优秀的东西留下来,我们将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要不断的去提升。”团队方面,原有的中方团队保持不变,未来随着日本三洋的退出,实际上合肥三洋原来的团队在新团队中的占比反倒是在增长。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与惠而浦整合,对合肥三洋来说,也让公司迎来了体制、机制上的调整和优化。众所周知,放眼国际和国内市场,家电行业都是竞争最为充分、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随着惠而浦代替原国有股成为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企业的体制、机制将得到创新。通过更加贴近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制度,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让合肥三洋的决策灵活性、反应速度获得提升。
对于所谓的合肥三洋未来会不会变成惠而浦的“代工厂”的传言,金友华也给予了正面回应,称“千万不要有这种认为”。
他指出,首先合肥三洋是上市公司,国家对于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有明确的规定,一切经营活动都会依据相关规定和市场定价原则来进行,不会从事有损股东权益和违反规定的事情。其次,在惠而浦已经形成的几大业务体系中,亚洲是未来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惠而浦把亚洲市场当做是利润主体来经营,在市场充分开放的亚洲,竞争是透明和公开的。
多品牌不是坏事 关键是做好产品差异化
在整合前,合肥三洋就在从事多品牌运作,“三洋”、“帝度”、“荣事达”三个品牌全面覆盖高、中、低端市场。将来,“惠而浦”将加入多品牌阵营,完善多品牌战略。
对于合肥三洋未来的多品牌定位,金友华介绍说,惠而浦是战略性品牌,在产品策略上将主打欧美风格;三洋帝度是长期持续的主力品牌,形成一个日韩系风格的产品系列;荣事达是有特色的高性价比品牌,聚焦重点市场。
“对于电商等新的商业模式来说,多品牌销售并不是坏事,也不难,产品做一些区隔就行。”金友华认为,品牌的差异化是通过产品差异化来解决的,只要把产品差异化解决了,品牌的差异化并不难实现。
据悉,未来,惠而浦、三洋、帝度、荣事达四大品牌,并不是说每个品牌什么品类都涉足,而是做明确的产品差异化区分。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将以外观和功能的差异化来定位不同产品,形成风格鲜明的产品阵营。在渠道管理方面,目前,合肥三洋正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网络和线下渠道进行管理。此外,除了充分整合双方现有经销商渠道资源外,为应对产品、品牌越来越多的客观情况,合肥三洋还计划从县城起步,建设产品专卖店。
不过,在金友华看来,渠道的管理实际上还是品牌的管理,而品牌管理的核心是产品的管理。因此,未来合肥三洋的着力点将落在打造产品差异化方面。
金友华说,当前摆在合肥三洋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做好以下三方面:一是尽快把惠而浦在中国和世界的优秀资源整合到新上市公司中,把基础打好、打牢。二是要解决不同平台产品的产业化和差异化问题。三是要启动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来源 中国家电网)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