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国平显核心技术突破期待厚积薄发

发表时间:2012-01-04      点击量:671      来源:

    众所周知,在TFT-LCD产业链当中,上游厂商提供生产设备、供应玻璃基板等原材料,中游面板制造商供应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用面板,下游后段模块厂、显示器生产商、彩电厂商等生产整机产品。其中,上游材料占面板总成本的80%,其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却一直掌握在日韩企业的手中,中国平板显示产业长期以来边承受着缺屏之痛,边在产业链上下游受制于人,发展的道路迷雾重重。

   今年6月,京东方8.5代线启动投产,将实现年产1300万片显示屏;8月,深圳华星8.5代线投产,年产电视模组约1400万块。据统计,中国大陆已建成、在建和计划建设的7.5代以上平板显示生产线一度达到8条,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随着这些高世代线的相继投产,中国大陆的面板产能占全球比重将从目前的2.4%提高至约20%,将彻底解决困扰国内彩电企业多年的“缺屏之痛”。

   然而,缺屏之痛得到缓解只能说明面板供给这一环节被动局面有所改善,且不论各国已经开始的OLED技术布局是否会给这些新产线来带又一次冲击,就以如今全球平板市场的供过于求和产能过剩现状而言,整个产业的被动局面其实依旧未能扭转。如此一来,是意味中国的平板产业是要在下一个十年里要继续“慢一步”,从技术到产能,跟着日韩台走,还是另谋出路?这出路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国内平板显示产业核心装备及材料瓶颈亟待突破

   众多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平板显示产业最大的市场,产能与规模方面也在逐渐加强,但是在全球格局中,仍然处于“被动应对”的角色,究其原因,自主产业链尤其是上游配套体系不完善是“最深的痛”。因为上游材料、部件和装备不能自给,配套产业的不足和高端人才的匮乏,平板企业可以掌握的利润空间并不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往往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包括平板产业在内,各产业几乎面临同样的窘境:做出了整机,但器件是别人的;做出了器件,但材料是别人的;好不容易做出了芯片,但里面的系统软件是别人的。”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庞春霖无奈表示。

   在对于成本至关重要的产业配套率上,日本已达176%,韩国为82%,中国大陆的产业配套率仅11%。清华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高鸿锦指出,TFT-LCD玻璃基板作为TFT-LCD面板生产的关键材料之一,其技术一直掌握在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少数厂商手中,我国液晶面板生产线中的基板玻璃长期完全依赖进口。

   中国•北京2011国际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理事长王东升表示:“站在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尚需要解决现有技术的升级,产业链上游核心装备的突破以及材料的瓶颈等。”

   我国平板显示上游产业已经起步

   玻璃基板实现本土生产

   我国最大彩管生产厂商彩虹集团切入TFT-LCD基板玻璃生产领域,现时合肥第一条6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良品率已经接近设计良品率,第二条生产线的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第三条生产线设备安装已经完成了80%。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