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罗清启:外资一股脑扎入印度是被逼无奈

发表时间:2012-06-28      点击量:899      来源:
据国外媒体综合报道,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家电企业纷纷加大了对印度市场的投资,比如惠而浦计划投资1900万美元推出冰箱等家电,松下预计2015年印度销售额将达到5000亿日元。外资家电企业为何加大对印度市场的投资?请看本期《家电纵深》:家电业应调整全球市场重心。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家电纵深。首先欢迎我们的老朋友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老师。
  罗老师,之前有一些报道,据国外的一些媒体说,美国、日本、韩国等家电企业纷纷加大了对印度市场的投资,比如惠尔浦计划投资1900万美元推出冰箱等家电,松下预计2015年在印度的销售额达到1500亿日元,外资家电企业为何加大对印度市场的投资呢?您给大家分析一下。
  罗清启:因为不加大没有出路嘛。我们在一期节目里面聊过,有回流的问题。有一些工厂,有一些生产制造的能力,要回到发达国家去,但是我觉得这个比较难,为什么比较难?你会发现,他们在印度加大了力量,你说它能回流吗?为什么要在印度呢?我觉得印度是一个后发的市场,也就是说,它现在刚刚开始起步发展,经济开始刚刚起步,它也是一个重要的金砖国家,再一个人口比较多,你如果进入比较晚的话,后来的机会可能抢不到。并不是说现在印度有巨大的机会,现在还不是,现在开始培育,及早地进入,再一个就是整个发达国家的市场,发达经济体市场的消费比较疲软,所以就要进到印度里面去。不奇怪。
  主持人:就是先抢占一个地盘。
  罗清启:未必开发。
  主持人:近期印度工商联合会发布了一个调查报告,表示2015年印度家电市场的规模将突破5200亿卢比,相当于610亿人民币,外资家电企业纷纷加大对印度市场的投资,是否是看重了印度潜在的市场呢?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罗清启:主要是潜在的市场。但是从现在2015年达到这个规模来讲还是比较小的,还是看成长性。610亿人民币,我们现在是一万亿的规模,什么概念?所以为什么说是一个后发市场,就是这个概念。现在要到那个地方抢座位。
  主持人:相当于潜力股,发掘一下潜力股。日本民间机构富士经济株式会社近期发布了调查报告显示,印度2016年家电产品生产量及销售量将增长2.8倍,或者可能将超过中国。应该如何看待印度当前以及今后在全球家电产业中的地位呢?
  首先您觉得生产和消费量超过中国这个事,靠谱吗?
  罗清启:这个不存在。我觉得不存在。为什么不存在呢?印度的成本很低,但是,成本低,它并不意味着工厂会纷纷搬家。虽然有的企业、有的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向印度搬家,但是我认为,它是当地化的一个市场,并不是把它作为一个重心来对待,印度消费或者它的整个的生产量有限。有些时候我们讲过,为什么一个产业结构或者成本结构被我们生成的时候,这个工厂是不能随便搬的,它不是搬运工厂,搬运工厂简单,你把工厂搬过去,很后续的产业链的东西,你要从中国运。所以,中国现在成为什么呢?它是基本上全球电器的“大厨房”,你把一个锅搬去,勺子呢?你把勺子搬去,锅灶呢?它是一个体系,整个围绕它的体系,后面有密布的网络。比如炼钢厂,你说我要制造电器,我要有钢,炼钢厂、铁矿石的贸易,炼钢厂到配件的加工等等这个体系,它不是说现在我把生产工厂搬过去才可以。事实上工厂可以搬着,任意走,低成本地去寻找,但是后面这个产业链是搬不走的。
  主持人:不是说简单地搬个工厂这样简单的事情。
  罗清启:搬不了。这个东西形成了一个缜密的结构。然后这个结构编织了一个密织的网络,它的成本是最低的,就是我们现在我们看到我们电信产品为什么在全球有竞争力,不单纯是说我们劳动力价格低,就是后面,比如包括基础设施,现在比一下,印度的火车和中国火车的速度,那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整个铁路设施的网络建设,那不是你用十年、二十年可以投出来的,那几万亿往里砸,你说速度和效率,这些基础设施的东西,都很难。
  主持人:是一个综合成本和综合的效率的问题。
  罗清启:对。比如我们现在要移动两千公里,从北京到上海,我们的速度是多快。你到印度一个地方到孟买很慢,如果你要换飞机,成本就很高。背后的产业链、基础设施、通讯、物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我觉得中国现在所拥有的竞争力不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想拾起来说我人口多就可以实现的,这个很难撼动。
  主持人:您觉得作为中国企业如果想进入印度的市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罗清启:我觉得虽然现在外资纷纷进入印度,但是我感觉,如果没有中国市场,印度是进不去的。这个奇怪在什么地方?再一个,我认为印度也不太会赚钱,进入印度市场,很难赚钱,这是其一。但是不进入印度市场,这个企业一般在世界上立足不了。但是你彻底要搬离中国市场,这个企业就很难存在,很难存活下去。中国一定是一个全球支点,印度是什么呢?印度是一个区域支点。
  主持人:当前美国、欧洲和中国三大家电市场板块中,欧美家电市场需求衰退了,中国家电市场增长是比较好的,您认为中国家电企业应该如何规划未来的市场格局呢?
  罗清启:我觉得就像发达国家在印度市场进入之后,这是一个方式,其实中国也要紧密地研究印度市场。为什么?印度市场是一个区域支点,不是一个战略支点,当然我们是一个战略支点,我们控制战略支点的时候,再去把印度市场作为一个区域支点去深做的话,我们的优势会放大。印度的价格接受能力比中国低得多,很多很多的,其实很多外资企业进去,根本不赚钱。为什么?成本不行。价格便宜的不可想象。这里面给进入印度市场的企业提出了一个非常苛刻的成本压力。基本上就是进入高原缺氧区一样。现在你围绕印度市场的开发,可以整个地去优化你的成本结构,优化成本结构才有利于你在全球去做,有利于你在全球去提高成本竞争能力。中国现在拥有控制全球成本能力的能力,你用这个低成本能力,针对印度市场去开发,可以放大你的成本控制能力。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中国企业现在进入印度市场有一定的优势呢?相比欧美企业。
  罗清启:有巨大的优势。因为欧美企业现在是什么?它还受到成本、价格高位状态,它进去很难适应,必须把身段放下来,放得很低很低,原来它在站着,它现在要躺下,这对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是对中国企业来讲,我觉得不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所以,如果把印度和中国连起来的话,在成本上,我们的成本竞争力更是世界无敌。
  主持人:相当于结合起来发展。
  罗清启:它虽然是叫区域的点,但是它具有战略意义,就是你和我们的战略支点做统和的话,可以放大我们的战略收益或战略能力。
  主持人:您预计一下印度市场发展的区间大概是几点能发展起来?
  罗清启:你说什么要发展起来?
  主持人:印度的市场暂时先是在培育期,您觉得通过多少年的发展,印度市场能发展得比较繁荣一点,能真正达到支点的作用?
  罗清启:我觉得不能用时间衡量。为什么呢?它的消费能力很难和中国去做比较。刚才我讲了一个概念叫后发国家,还不一定。一个国家的市场持续能力,和现代化需求有关系,这是一个。还有和它综合的产业结构有关系,比如它综合的产业结构在全球有竞争力,国民收入比较高。他要买的东西就比较多,他有能力去买。其实一个家庭都需要现代化,都要添一些设备,但是你有没有能力。所以,像中国的产业结构的综合竞争能力要强于印度,我们国民收入的水平比较高,所以我们这种持续,或者说我们的市场容量和持续的时间,我个人感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并不是说过十年印度就会很发达,不是的,如果它的产业结构上不去,它的产业结构比较弱,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不了,它是后发的,这个需求是被激发不了的。我特别喜欢的东西,但是没有能力买。这也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价格做得很低,在印度市场,每一家企业拿到的毛利或者纯利都是非常低的。所以,大国做出一个小国利润。
  主持人:非常感谢罗老师今天精彩的讲解。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