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家电中国![登录]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在华日企现停工潮 中国制造竞争力削弱?

发表时间:2012-09-19      点击量:509      来源:

    继丰田、佳能、狮王等在华工厂出现停工后,本田和日产等在华工厂继续上演停工潮。9月17日,马自达公司宣布,其在南京的工厂将自今天起暂时停止生产4天。在此之前,日产宣布18日和19日停产2天。

    覆巢之下无完卵。受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刺激的中国民众掀起巨大的反日浪潮,让日本人明显吃不消,这也包括在中国生产的日企。愤怒的中国人近期不仅发起了自发的抵制日货运动,还打砸了部分日企在华工厂,比如丰田一些工厂被砸。甚至只是名字像日本名,但实质上却是由中国人所创办的屈臣氏(屈臣氏由李嘉诚创办)也遭了秧。

    民众的心情可以理解,部分过激举动也可以原谅。毕竟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步步紧逼,中国不能不有所反制,但事情也总得有个底线。一个崛起的中国,若给国际社会留下的是打砸抢的极端民族分子形象,那么这不是爱国而是害国。

    虽然星转斗移,中日之间经济地位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前,中国对日本的经济依赖度要小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度,这在经济战中中国将会取得明显的优势。但是,一旦抡起经济制裁大棒或民众无理性的抵制日货,受到伤害的不仅只有日本,还包括中国,尤其是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将会因而削弱。

    笔者毫不怀疑,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中国企业的崛起,像丰田、松下等日本企业竞争力将会出现更大的势衰。数据显示,在汽车和家电行业,日企经营业绩和市场占有率近期都已出现大幅下滑。这背后不光是因为中国人的抵制,更是日本企业竞争力衰退的结果。

    笔者也不怀疑,目前在中国占据竞争优势的日本零部件和中间产品,一旦受到民众的抵制,中国企业短期内或会受到影响,但中长期内影响却不大。因为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并非不可替代,而凭着中国人的坚毅和努力,中国企业迟早会利用因抵制日本人所创造的真空,制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国际社会唱空中国制造的背景下,中国对日本企业进行制裁,会过早地削弱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从而也极大地浪费了后发优势。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奇迹的发生,主要得益于中国工人的努力打造出了一个“世界工厂”,这使得中国制造业产值在2010年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最大国。但近年来,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以及国际海运费上涨的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有所丧失。

    与此相反,欧美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开始了“再制造”“再工业化”的战略布局。欧美有技术的优势,比如近期欧美竞相高唱第三次工业革 命,意在为“再工业化”造势,还有市场上的优势,欧美是世界最重要的消费市场,由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所制造的产品最终销售地仍然是欧美市场。而在欧美“再工业化”背景下,部分外资企业已将在华投资转移或是减少了。毫无疑问,这将威胁到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

    但即使在此情况下,日本企业仍不改对中国热爱的初衷。由于受到欧美市场萎缩和日本大地震影响,以及中国大市场的远景,日本近年来已经加快了在中国投资的步法。其中包括过去不愿在中国设厂的先进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生产商,也开始考虑在中国进行行投资。这是中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抵制欧美再工业化负面作用的机会。试想,若日本一些先进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生产商在中国设厂,中国企业将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减少自身的研发成本,获得真正的后发优势,进而可以让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壮大。但一旦中日发生经济战,将会失去这样的机会。

    中日基本面决定了中国将会在大部分领域超越我们的竞争对手——日本,从而获得绝对优势。但这需要我们有耐心、有自信,这样这一天就能早日到来。但如果决策上草率、盲目,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将会付出远比忍耐要大得多的代价。不可否认,钓鱼岛我们必须争,也必须要反制,但一定要有底线。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原创  

统帅彩电刘耀平:再造开

 4月14日,在青岛万达艾玛酒店,沉寂了一年时间的刘耀平重新回归...

沈阳老板电器:努力,让

家电中国网:老板电器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务是如...

新浪微博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5046929号 网站建设:易势科技

家电中国网 版权所有